现在位于:新鸣网 > 寻亲访友 > 文章正文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99度社区 24小时新闻热线:18803523159

乡村司法在路上

乡村司法在路上 庭外的院子里种满美人蕉,那是我们午后散步的去处,谈一谈办案中的趣事、新闻里的热点,案牍劳形的疲惫亦可缓解不少。许多来法庭办事的群众也会不自觉地踱步于花径,

                            乡村司法在路上
    庭外的院子里种满美人蕉,那是我们午后散步的去处,谈一谈办案中的趣事、新闻里的热点,案牍劳形的疲惫亦可缓解不少。许多来法庭办事的群众也会不自觉地踱步于花径,或平静伫立,或流泪不止,或愤怒撕扯花朵。比起审判庭里极力掩饰的面庞,花丛里的人总是更真实。
    初入职场时,我还不懂得如何理性地辨别来来往往的当事人们真真假假的行为言语。记得2015年接访过一位老婆婆,她衣着邋遢、眼泪丰富、语气温柔,拉着我的手不停哭诉,她的儿子去世后唯一的孙女被自己的女婿拐卖了,村社干部、当地警察全都勾结保护不肯调查处理这件事。我以为自己发现了了不得的大案子,紧张地记录案情,耐心地开导安慰她,还陪着流了不少眼泪。结果通知家属来接人时才知道,老婆婆长期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到后来,参与调解的案件多了,我逐渐懂得去揣摩当事人言语背后的用意,学会分析还原他们纷杂凌乱的情绪表达下的客观事实,我逐渐懂得只有跳出感性的“同情”才能实现理性地“评判”。可是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光有理性也不够,还得让他们觉得你是“自己人”,能将心比心。
    去年5月,我来到梨园村送达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的应诉材料,因为连日的雨冲垮了机耕道,从主路到村里只能步行。我们一路打听,热心的村民主动从田地里叫回两位老人。
    5岁的老爷爷担着水桶从田坎上徐徐归家,老奶奶满脸愁容走在后面,不停搅动衣角。他们迎我进屋,屋里、堂前养满小鸡,遍地鸡粪,家里也没有凳子,老爷爷向草垫坐下,一脸防备地看着我,说:“送材料给我有什么用,我什么字都不认识,什么字都不会签”。老奶奶则絮絮叨叨,边说边哭。我预感到今天的送达工作不好做,于是挨着老爷爷坐下,开始给他逐页讲解应诉材料,逐行宣读诉状副本内容,间或穿插几句刚学来的方言俚语。
    后来,老爷爷在送达回证上签了字,老奶奶一路送我们到车边。临行时,她哭着拉着我衣角,说“我不怕被抓去坐牢,可是我儿子刚刚死了,我舍不得孙女”。5月的暖阳晒着我的后背,心底却泛起难言的苦涩。
    我逐渐发现每一条法律规定在实际案例中的体现都如此生动具体,每一个简单的程序性法律规定落实起来都困难重重,每一起纠纷背后都是人性的博弈和生活的艰辛。
    越靠近纠纷的第一线,我越能感受到法律的生命力,却也越感受到法律的局限。法律是理性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高度概括和约束,可法律适用在中国的广大农村,面临的是延续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和自成一体的乡土民俗。要真正理解和满足农村群体的司法需求,需要我们心甘情愿走过重重山路走到他们身边,耐心地去理解方言俚语的含义,将心比心地为家事纠纷里的子女抚养和老人赡养问题忧心不已。
    乡村司法,永远在路上。
                                                                                                                                                         黄琬然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法院)

资讯标签:乡村 司法

 责任编辑: 林学飞

上一篇:优秀律师要经得起岁月风霜

下一篇:讨薪律师团15年的“酸与甜”

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22号